移動基站用鋰電池市場未來幾年由渾濁走向清晰
目前有非常多的鋰離子電池企業在全力開發移動基站電源市場,相互之間競爭非常激烈,這是導致該市場鋰離子電池價格快速下降的最主要因素。相對而言,目前市場份額較大的企業有比亞迪(BYD)、哈爾濱光宇(Coslight)、南都電源(Narada)、江蘇雙登(Shuangdeng)等,其中南都電源和江蘇雙登本是該市場所需的鉛酸電池的主要供應商,在判斷鋰離子電池將取代鉛酸電池的前提下,在基站用鋰離子電池技術開發和市場開拓方面幾年前就開始發力,現在在市場上占據著較為有利的位置。比亞迪和哈爾濱關于的磷酸鐵鋰電池相關產品不僅在國內市場頗有斬獲,且已批量出口到海外。
其他鋰離子電池企業如上海德朗能(DLG,在該市場與中興合作)、天津捷威動力(JEVE)、上海航天電源(Sapt)、青島海霸、中宇鋰電(位于浙江寧波)、江蘇力天新能源、濰坊泰吉新能源、深圳索福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SffreeEnergy)、深圳凱信達能源等企業也都在發力。其中天津捷威動力是北京建龍重工和日本三井物產的合資企業,一度傳出華為要投資入股該企業,后來不了了之。需要提及的是,鋰離子電池在移動基站領域的光明前景,使得華為和中興都已決定要介入到鋰離子電池制造領域。目前,中興正在打造屬于自己的鋰電產業鏈,而華為的相關動作尚未取得多少成果。
雖然移動基站用鋰離子電池市場格局目前呈現出較為渾濁的狀態,但未來幾年內其市場格局應該會由渾濁迅速走向清晰,最終少數幾家企業會脫穎而出。這主要是因為:
①買方市場(供給>需求的市場,買方在市場中處于有利地位)的現狀表明,這個市場比拼的是綜合實力,因此從前期的產品到后期的售后服務和維護,賣家(電池廠商)如果有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就很難再獲得訂單。而要在各個環節都做得很到位,要求賣家必須具備較強的綜合實力。
②和大多數鋰離子電池細分市場一樣,移動基站電源市場買方(運營商或系統集成商)的貨款賣方一般也得一年以后才能拿到(稍微好點的是,該市場買方財力雄厚,貨款一般能夠全額給付),而且買方一般還要收取賣方數額不等的質保金,這就對賣方的財力提出了較高要求。在目前經濟大環境普遍不景氣、銀行惜貸的大背景下,對這個市場的開拓,賣方必須要量力而行。但如果謹小慎微,在售價持續下降、利潤不高(目前普遍難以超過10%)的情況下,規模上不去的話,被淘汰的可能性也就會與日遞增。這很矛盾。
③目前在移動基站電源用鋰離子電池市場,產品規格、技術標準等都還沒有統一,如為這個省移動基站量身定做的技術方案,到了那個省可能就不行,得重新來。但很多時候,買方可能不會給你這個響應時間,他需要的時候你就必須馬上提供可行的技術方案,否則他就會另尋高明。這樣的話,就要求賣方必須要有較強的技術實力。即使做不到這一點,也要有短時間內迅速集中相關優勢資源打攻堅戰的能力。
當然,還有其他一些原因,如買方市場的格局會導致賣方要進入這個市場,就得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而且,在腐敗盛行的大環境下,其中必然會有一些“努力”可能上不了臺面,相對應,反腐的高壓也會增加這些企業相關行為的風險;等等。綜上所述,真鋰研究認為,目前百家爭鳴的移動基站電源用鋰離子電池市場格局,未來幾年會迅速地向少數幾家企業集中。那些綜合實力(如財力、技術實力、企業背景等)較強的企業很有可能會笑到最后。